日常生活体验的“颗粒感” - 正知正念的所缘

日常聽經聞法、閱讀經論中的交流討論,以及疑問、心得分享等。 “理性思辨,暢所欲言”是該論壇的學習宗旨,如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言:“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 作為佛弟子學佛,亦應是遵循同樣的方法,沿著佛陀的道跡,如此向佛學習。
头像
无所住
帖子: 228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7日 周四 11:09 pm
最佳答案: 1
昵称:
对道友点赞次数: 21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20 次

日常生活体验的“颗粒感” - 正知正念的所缘

帖子 无所住 »

在打坐数息时,所缘是在鼻息进出感觉最明显的地方,注意力专注的地方,就像冬天早晨刚走出温暖的房间时鼻孔呼吸到寒冷的空气,仿佛能感觉到“空气粒子”在鼻孔皮肤敏感处摩擦。正是因为这种颗粒感是最明显的,最容易引起意识的注意,专注的对象,所以成为所缘的对象(原因之一)。

而这种“颗粒感”,其实也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内观的“所缘”所在。比如生活中的某种苦受或者乐受,这种“心受”就好比呼吸时鼻端皮肤的“身受”,唯一的区别是鼻端的受是“身受”,而苦受乐受是“心受”,但无论是什么受,都是一种受,无非是六根分工不同而已。

那么日常生活中身心所经历到的所有各种“身受”和“心受”,都应该是正知正念的所缘所在,更精准一点说的话,正知正念时我们的意识所专注的对象,应该正是这种“身受”和“心受”之体验的“颗粒感”。由此联想到四念住的修习,由于日常生活中,身心的经验是在不停变化的,一会儿愤怒,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皮肤痒,一会儿肩膀疼,一会儿又有对远方的亲人的担忧、怀念,没有修行的人的心,会随着这些体验四处游走,而修行人的心,却应该是相对“固定”在这些生活体验的“受”上,虽然各种“受”有所不同,但终归都是“受”。借用阿含经某一经中城门的比喻,各种体验(身受、心受)好比进出城门的各色人等,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关注的不是这些各色人等的特点,而是各色人等在进出城门的行为,或者说,关注的不是他们的别相,而是他们的共相。

说了好像一堆废话,我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修行人是体验生活,是“沉浸”在体验中的,是被生活体验牵着鼻子走的,而修行人是观察生活中的“体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看着“自己”在体验生活。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