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境」是什麼意思?

日常聽經聞法、閱讀經論中的交流討論,以及疑問、心得分享等。 “理性思辨,暢所欲言”是該論壇的學習宗旨,如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言:“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 作為佛弟子學佛,亦應是遵循同樣的方法,沿著佛陀的道跡,如此向佛學習。
头像
无所住
帖子: 228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7日 周四 11:09 pm
最佳答案: 1
昵称:
对道友点赞次数: 21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20 次

Re: 「無境」是什麼意思?

帖子 无所住 »

见、爱、慢是我在导师的佛在人间 四、人性里看到的,不过是我有点弄错了,不是见爱慢三类无明,而是由无明发展出见、爱、慢三大类烦恼。
转载
根本的自我感,佛法称为无明,它可以统为一切烦恼中的根本特性;凡是与真理相反的认识活动,都有无明存在。从这烦恼根 [P81] 本的无明而发展出来,主要的,『阿含经』里说有三类:见、爱、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标签:
头像
ChenWeiyu
帖子: 71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20日 周三 5:19 am
昵称: 为宇
对道友点赞次数: 12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13 次

Re: 「無境」是什麼意思?

帖子 ChenWeiyu »

鄭石岩"唯識心理學要義"-序:

唯識的生命智慧

唯識學是解析識的變化和修行步驟的佛教心理學。它巧妙 實用,具有結構性。

就現代人的修持而言,唯識學是很對機,很契合根性因緣 的。因為現代人受科學的薰陶多,生活在資訊社會裡,有較多 的分析思考習慣。透過「轉識成智」的歷程,較能契會佛法要 義,調理心情,培養法喜,孕育創意和智慧,從而領悟生命的 究竟義。
唯識心理學不但對身心健康和宗教修持,有正向的引導, 對於生涯和事業發展,乃至管理方面,都有關係。它具體指出 修行步驟,並說明行動要素,因此很適合現代人的需要。

這個「轉識成智」的歷程,同時兼顧了世間的善法和幸福, 以及出世間的菩提自性和第一義諦。透過唯識學的應用,生活 過得幸福,有創意,更能接觸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過去禪家大 德,也都精於唯識法門,從初祖到五祖,都以唯識的經典《楞 伽經》來印心,可見其重要性。

無論修持「有宗」或「空宗」,都得學習唯識。這能幫助 我們明白心地,轉識成智,產生正信善行。進而透徹了解經典, 導引漸修和頓悟。不過唯識學名相多,用詞艱澀,讀它時要有 人指導,才能掌握關鍵,一目了然。這門功課,需要現代心理 學當工具,做對應解說,才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活用,成為心 靈修持的指引,領會箇中法味。唯識心理學能帶給我們世間生 活的智慧和福報,更能培養宗教情操,契會佛法的旨意。

我童年學佛,長期受佛教信仰的薰陶,後又專攻心理學與 教育,很自然地把這些學問融合起來。在長期讀經之中,更發 現透過唯識學,更能活潑了解經典的奧妙和實用性。後來,我 把它用在心理輔導和晤談上,效果良好。從而發展出唯識心理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並將這些寶貴的資料寫成書。許多人從中 獲得啟發和智慧,增長了幸福,帶來生活的法喜,並領會佛教 信仰的真諦。

透過唯識心理學來讀經、修持和轉識,很容易直下領悟。 無論你讀《華嚴經》、《法華經》、《六祖壇經》以及淨土諸 經等等,善用唯識的思想,就容易了解和領會,發起正信和正 行。無論你修的是禪、淨土、止觀、華嚴等任何一門,唯識都 是很好的助道匙鑰。

唯識心理學是重要的學佛工具之一。它清楚地解釋識的能 變以及轉識成智的要義。一方面將心所法轉換成生活的智慧, 實現幸福自在的人生,開展光明的態度和法喜。另一方面透過 相應解說,了解各經典的要義。在宗教修持上,精進發慧,領 悟菩提自性和第一義諦。

就第一部份而言,主要參考資料是唯識心理學系列著作: 《換個想法更好》、《尋找著力點》、《勝任自己》、《精神 體操》、《過好每一天》、《生命轉彎處》等讀物。第二部份 則是透過唯識心理學,契機解說各修持法門及經典之要義。以 《華嚴經》、《法華經》、《六祖壇經》以及淨土諸經為主。
唯識心理學授課時,除了這本大綱講義外,有關經典及參 考資料,則隨緣介紹導讀。期待這門課,能給每位菩薩和新如 來,帶來法味和歡喜。
头像
如其所应
帖子: 150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20日 周三 12:43 am
昵称:
对道友点赞次数: 15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11 次

Re: 「無境」是什麼意思?

帖子 如其所应 »

头像
ChenWeiyu
帖子: 71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20日 周三 5:19 am
昵称: 为宇
对道友点赞次数: 12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13 次

Re: 「無境」是什麼意思?

帖子 ChenWeiyu »

我对「看」的反省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陈昌祈 东吴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
海森堡在《物理学与哲学》一书第三章指出:「我 们必须记得,我们所观测到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根据我们用来探索它的 方法的展现。」
现代人相信,眼睛犹如设计精巧的照相机,水晶体是镜头,瞳孔为光圈,网膜 相当于底片。当人类用眼睛来看时,水晶体先把外面物体所发出的光汇聚到网 膜,再由网膜上的视觉细胞把所得光讯转化传递到大脑而完成「看」的活动。 如上图所示,现代人认为在外面的是「一朵实物的花」,经由眼睛到大脑转化 成我们的视觉经验——「一朶视觉经验的花」。
因此若问「被看到的东西」是什么?一般人可能回答:「当然是外面的景物啊! 」而爱深思的人或许会套用海森堡的话来说:「我们必须记得,我们所看到的 不是外面景物本身,而是外面景物经由我们「眼睛」所展现的相。」这两个答 案虽不相同,但本质上并不冲突,因为他们都立基于现代人的共识来回答问题 ,只是指陈的对象或者回答的深度不同而已。
从现代人对「看」的共识,我们可以理解这两种回答的认知取向:前者指的是 那朵「实物的花」,而后者则警觉到「视觉经验的花」的存在。「实物的花」 犹如科学观测中的「自然本身」,而「视觉经验的花」则对应于「自然根据我 们用来探索它的方法的展现」—— 「被看到的东西」可以分成「实物」及「视觉经验的展现」两层次。我们晓得「视觉经验的花」会随着观察者的眼睛而改变,随着是否色 盲、近视、戴眼镜......等而有所变化。所以爱深思的人会说:「我们所看到的 不是外面景物本身,而是外面景物经由我们的「眼睛」所展现的相。」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