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大乘是佛说论》读后感

日常聽經聞法、閱讀經論中的交流討論,以及疑問、心得分享等。 “理性思辨,暢所欲言”是該論壇的學習宗旨,如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言:“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 作為佛弟子學佛,亦應是遵循同樣的方法,沿著佛陀的道跡,如此向佛學習。
头像
无所住
帖子: 228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7日 周四 11:09 pm
最佳答案: 1
昵称:
对道友点赞次数: 21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20 次

印顺导师《大乘是佛说论》读后感

帖子 无所住 »

导师《大乘是佛说论》原文: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16_005

曾经同别人讨论时看到导师的这篇文章,读完觉得醍醐灌顶,所以写了一点文字,请大家批评指正:
436px-Wikipedia.png
读了印顺导师的大乘是佛说论一文,看到wikipedia的这个图标(右图),让我联想到佛法好比就是这个由不同的图块拼出的球形,每一个宗派学说,甚至原始佛教的四阿含,都是这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图块而已,哪怕是佛陀当初的言行身教,也是这其中的多个比较重要的图块而已,为什么?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100%表示出来的,真正的佛法,也并不是佛陀50年说法的本身就能100%表达的,佛陀只是通过说法给我们打开了那扇门,大致描述了真理是如何,关键就是说他告诉我们有这么一个球体,而任何口口相传或者立即记录下来的语言,甚至是阿难当时亲口听佛陀所说的,因为语言的局限性,都是不能100%表达佛法这个球体本身的,只是一种用来传达佛法的媒介。但是,修行人透过这一个个“块”进去,最终到达这个球体的核心,永远就是那一个佛法,不会有第二个。

所以,后期的发展起来的各种学说,不能仅仅因为不是佛陀亲口所述就认为是不可信的,要从佛法整体去理解,好比这个球形的立体拼图,后来发展出来的经论,好比把四阿含对佛法800x600的分辨率,提高到4k的分辨率,但不要忘了,再高的分辨率,也是有像素的,而不是说他本身就是100%的佛法,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某个块放到一个位置能够更好地圆满佛法的整体思想,更圆满这个球体,那他就是佛法,于是否佛陀亲口所说无太大关系。当然,这不是在否认四阿含的重要性,相反四阿含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它为我们描述除了整个佛法的轮廓,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球体”的存在,这个真理的存在。

当然,事实上分辨并非这么简单。这些块中,如导师文中所言,有误传的,有误解的,有故意曲解的,等等,所以这每一个图块都不是完美的,有破损的,有多余的,等等,所以这时理性的思辨才会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只有理性的思辨才会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在深入学习某个法门的同时,不会忘记佛法的整体思想是什么,到底在教我们什么,在表达什么,牢记这一点,就不会出现那种总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的法门是最好的,别人的法门都有问题,会让我们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通过一点点修行,在某一个时刻,我们终于把这个“球体”拼完整了,终于亲证佛陀所言,确实是这么个“球体”,虽然一块块拼图还是那些拼图,分辨率还是4k, 甚至对一些人来说还是800x600,但这个时候,这些色块(竹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佛法的整体,这个球体,已经真实地展现出来了,这时应该就是证悟的时刻。好比我们平时玩的拼图游戏,拼到最后那一刻看到整个画面的时候,那些由于图块数量的限制而缺失的信息一瞬间就被“脑补”了,所谓的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这也应该就是人们说的顿悟了。
您没有权限查看这个主题的附件。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标签:
头像
无所住
帖子: 228
注册时间: 2022年 4月 7日 周四 11:09 pm
最佳答案: 1
昵称:
对道友点赞次数: 21 次
被道友点赞次数: 20 次

Re: 印顺导师《大乘是佛说论》读后感

帖子 无所住 »

抱歉,导师原文链接放错了,已纠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回复